FREITAG 30周年
原版仿制再仿制
30 YEARS OF FREITAG
原版仿制再仿制
993年秋天,在苏黎世的一间合租公寓内,两兄弟萌生了一个想法,随后他们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践,创立了一家公司,将回收材料制成独特的包袋,并将其销售到从欧洲到亚洲的各个地方。我们的原则始终是尽可能延长回收材料的使用寿命,并在未来形成闭合循环。站在30周年回顾品牌成立之初,我们以模仿仿制品的方式再造产品,毕竟有仿制品的出现,FREITAG才得以成为原创产品。
三十年来,我们的包袋不仅注重设计和功能,还代表着节约资源和经久耐用。首款F13 TOP CAT邮差包于2003年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(MoMA)收藏,自此,一系列包袋和配件应运而生。
如今,一些包型采用回收卡车篷布、回收PET纺织物和B类安全气囊制成,其他产品还包括由回收滑雪靴制成的循环式手机保护套。品牌始终秉承“运用循环思维思考问题并付诸实践”的企业理念。
让时光回到品牌创立后的第三年:1997年,Markus Freitag在瑞士最大的连锁超市之一购物,在香蕉和面包干之间发现了一款看起来非常熟悉的包袋。那是一款名为«Donnerstag»的FREITAG包袋仿制品,采用崭新的薄塑料批量生产。
虽然这款包外观和FREITAG包袋相似,但并不具有FREITAG包袋的理念——既不独特,也不可回收,可能也不是特别耐用。两者最大的不同不是星期几(在德语中,Donnerstag是星期四,FREITAG是星期五),而是材料的选择、生产方法和产品背后的态度。
超市里出现的仿制包袋引起了轩然大波,让那时还只是一个规模较小的手袋制造工坊困扰不已,当时FREITAG的工作室位于苏黎世工业区Maag-Areal内,只有60平方米大小。«可以这样吗?»,«Donnerstag包袋的出现会让FREITAG包袋走向失败吗?»。这些问题让FREITAG兄弟和品牌第一位正式员工彻夜难眠。
然而,令所有人感到欣慰的是,这没有引发一场耗时许久的诉讼官司,也没有因为Donnerstag包袋的大量生产而葬送FREITAG品牌。由于粉丝和朋友们的同情,以及媒体的报道,零售商叫停该仿制品的上架,并承诺不再以星期几命名包袋。
模仿文化无处不在,不仅在音乐、艺术或文学领域,在设计和时尚领域也是如此。我们凭借独特的产品和不断提高的知名度,吸引了众多模仿者。有些模仿者只是将黑白相间的FREITAG标志缝制在自己的作品上,而另一些模仿者则在命名上天马行空:诸如«FERTILE»、«WOCHENENDE»或«FERIENTAG»之类的仿制品不胜枚举。
不过值得庆幸的是,模仿者不仅从包袋的外观中获得灵感,还会从品牌理念中汲取灵感,同样注重材料的再利用和环保生产工艺。
为了向公司当时尚且年轻的历史上的这一转折点致敬,当年的复制品将作为 F13-D COPY CAT 的限量版重新推出。
Donnerstag标签位于FREITAG徽标所在的位置。我们在近30年后将仿制品变成原版,并将99%的利润捐赠给瑞士最大零售连锁店创建的社会事务机构。当然,这款包袋由回收卡车篷布制成,与FREITAG原创包袋一脉相承。
但这还不是全部:9月19日至30日,FREITAG苏黎世旗舰店将变成一家超市分店。
通过从各种二手平台回收的物品,如蔬菜陈列柜、带传送带且功能完善的超市收银台,以及因排放原因未接通电源的冷藏货架,在«星期四活动周»期间,FREITAG旗舰店被改造成了一个近乎真实的超市。
自2020年以来,FREITAG一直与多个行业合作伙伴共同研发可循环卡车篷布。这种篷布不止步于通过FREITAG包袋的形式获得自己的第二次生命,同时还将改写自身终成垃圾的命运,始终处于闭合的物质循环当中。可循环篷布首款样布旨在闭合技术材料循环,现已投入首次测试。
2023年夏天,我们开启了新循环,并将首款非卡车篷布的可回收材料双肩包投入生产。我们最新研发的可回收产品名为Mono[PA6],仅由聚酰胺6制成。
我们推出全新可循环式iPhone®手机壳,名为CIRC-CASE,赋予磨损滑雪靴全新生命,并将手机壳与卡车篷布制成的个性化卡包F380 JUSTIN相结合,打造出极具个性的CIRC-CASE系列。由此,我们与瑞士的不同伙伴展开合作。